专题讲座
史晋川:中国“病”与改革“药”
添加时间:2016-3-17 15:46:06 来源:上海交大管理培训中心 点击数:
分享到:

 

史晋川:中国“病”与改革“药”
 
中国经济增速在2015年降到6.9%,创25年新低。6.9%是一个数字,也是一个事件,它让人们对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尽管大多数人仍对背后的原因知之甚少,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为何经济增速“破7”,改革的出口在哪里?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GDP总量从1978年的360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67万亿元。有国外学者撰文称,过去20多年,中国平均每18个月造出一个意大利,每一个季度造出一个葡萄牙,每一个月造出一个希腊,每一个周造出一个塞浦路斯。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不到400元人民币,到2015年人均GDP已经到8000美元,顺利的从低收入阶段跨入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现在中国能不能到达高收入阶段,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
 
发展面临的“陷阱”很大
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8000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人均GDP水平的16%-17%。如果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标准折算是25-30%。与当年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在高速增长期结束时达到美国同期人均收入水平68%51% 41.4%水平相比,中国的起点偏低,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更大。中国未来至少要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保证经济在合理的区间运行,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十一五计划”结束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0.4%,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是降到了6.9%,相当于“十二五”期间每年降0.7个百分点,下行趋势非常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来抵充原有经济增长动力消解带来的冲击。
 
传统产业正在“衰老”
2012年到2014年,中国劳动人口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到来。2004-2014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了3.6倍,而且连续十年出现低素质劳动者与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的现象。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中国的传统产业正在失去竞争力。
除了劳动力问题,中国接下来还要面对人口的问题。即使在2015年政府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专家仍普遍预测,到2025年左右中国的人口将到达14.13亿的峰值。现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口生育率只有1%左右,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小孩,如果按30年一代人计算,中国人口未来将出现断崖式下跌。人口问题将会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能源问题也是中国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012年中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142M2,单位产出率仅为纽约1/29,香港1/14。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海岸线总长度、基本地貌特征和韩国都很相似,2013年韩国的人均GDP2.3万美元,浙江刚过1万美元不久,只有韩国的40%,但是浙江的国土开发面积超过韩国,已开发的国土利用效率只有韩国的三分之一强。如果按照韩国的国土开发利用效率,现在浙江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一亩都不增加,就能达到人均2万美元的发展水平。
 
破除“新二元经济结构”是出口
中国现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要转换经济发展动力,从原来的要素驱动转换到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中国目前发展面临的“新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提出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指工业和农业分立、城市和乡村分立。其最大的特征就是阻碍了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是通过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
中国现在的发展碰到了“新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部门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分立;开放竞争的经济部门与限制开放或封闭垄断的经济部门的分立。这种“新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了生产过剩部门和供给短缺部门的并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的发展动力,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新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以国有经济部门的改革为重点,放松产业管制,打破部门垄断,让要素在所有产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其结果就会像当年中国打破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之后,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增长。
上海交通大学高层管理培训中心招生网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E-mail:sjtu_edu@126.com 电话:021-60485354
LOGO版权,部分图片,文字内容版权归上海交大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